3月13日,数学科学学院2023级乡村定向师范生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成就奋斗者梦想”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班会,引领广大乡村定向师范生在新征程中勇担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班会由辅导员王伟主持。

王伟从2025年两会中教育相关的重点及热点切入,与全体同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相关论述。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育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师范生探讨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师范生何为”这一时代课题。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师范生要时刻牢记对“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教育变革的新趋向,特别是DeepSeek横空出世,正在加速引发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范式变革。班会上,王伟引导学生通过研讨和交流,让学生达成共识,必须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机遇,积极应对,为我所用,更加主动地学。通过深入交流研讨,王伟分享给同学们多条“应对之策”。
刚刚过去不久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典型符号,象征着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奉献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师范生而言,从“螺丝钉”到“教育家”的成长路径,既是个人专业能力的进阶,更是教育情怀与使命感的升华。王伟通过职业认同: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扎根”、专业成长:从“标准零件”到“创造性主体”、精神境界:从“职业生存”到“生命叙事”三个方面,阐述了“螺丝钉”到“教育家”:解锁雷锋精神在师范生自我成长中的价值坐标,展现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时代内涵和价值,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敬业奉献、钻研创新,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班会上,王伟发布了一份特殊作业——开展“乡村定向师范生口述教育家精神”专题活动。在江苏大地中,寻访教育家精神。通过寻访活动感悟教育家精神,希望乡村定向师范生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开展,将家国情怀、教育家精神、雷锋精神深植于广大乡村定向师范生心中,有利于促进乡村定向师范生在教育强国进程中实现从“合格教师”到“精神灯塔”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