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类)概况
1.学科门类: 理学;
2.专业类:师范类;
3.专业代码:070101;
4.专业概况: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始于1980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本科),198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本专业确立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实践技能为导向” 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高校、学生所在学院、中小学校和教育政府部门“四方协同”的师范生核心素质培养机制,逐渐形成了“以德为先,专业扎实,技能精湛,双能融合”的专业特色。数学科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学科先后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建设点的核心专业, 2019年入选江苏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师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数学教育知识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及相关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应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教育信念坚定,职业道德高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理解教师职业内涵,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教育情怀,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过硬:熟练掌握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技能,深度理解中学数学知识体系所涉及的数学学科理论、方法与技能,能综合应用数学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引导者。
3.育人理念先进,德育管理有效:树立“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能够熟练运用德育教育原理与方法组织与指导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上进,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熟悉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
4.自我规划有序,职业能力凸显:具有问题意识、沟通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能主动查阅教育教学文献,深入思考教学问题,通过思辨研究、经验总结和实证探究等方法,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所作为,并把握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三、毕业生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掌握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达成以下几方面要求:
(1)师德规范: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够在教学中理解并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高度认同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遵循育人规律,热爱教育事业,做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及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了解学习科学的内涵与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4)教学能力: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科认知特点,综合运用数学教学知识、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理解中学德育原理,掌握班级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具备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能够构建和谐班集体。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具有全程育人意识;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等方面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能自主学习和践行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数学教育前沿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的专业学习、就业趋向和职业发展规划;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多维度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及其特点和价值,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地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家长沟通。
详细信息见附件